只在網貸上填了姓名和手機號碼。是沒有危險的。別人也是可以很容易獲得這些信息的。因此這些信息也于網貸也是無用信息。即使是不正規的網貸也是需要有身份證照片的,這個不需要過多擔心。
不會影響征信。只是在網貸app上填了身份信息或者其他個人資料,沒有去點申請借款這個流程,就不會查你征信,更不會影響你征信,因為你都沒有提交貸款申請資料,后臺是查不了你個人征信的。
一般說來只有名字和電話,頂多就是被騷擾,實際風險應該不會有的,網上還是不要隨便填自己的信息,特別是身份證照片和支付密碼之類的關鍵信息。
把主要的都填寫了,沒填寫賬號,您的信息也全部爆漏了,因為所有的網絡賬號都是根據姓名,身份證和電話號碼而定的,所以最主要的不是賬號,而是個人信息,以后在來電和短信驗證碼上要留心,切勿泄露給別人。
1、(1)網貸公司的信用風險 由于資金流量規模較小,多數銀行并不給予P2P網貸公司資金托管服務,這便給部分惡意創辦的網貸平臺提供了利用管理不嚴的資金托管機構進行欺詐的機會,這也是“淘金貸”和“天使計劃”案得以發生的原因。
2、流動性風險當網貸平臺的流動性不足的時候,它就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減少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取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盈利水平。
3、法律分析:資金的來源缺少監管。缺乏銀行的誠信系統,還款逾期經常發生。沉淀資金安全性低,有可能中途被網站等其它人員挪用。借款人容易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以及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
最大的一個風險是過量的借款人違約。我們必須明白,這些貸款是否為擔保貸款。若它們沒有任何抵押物,如房子、車子或其他抵押品,因此借款人沒有足夠的動力明確以及肯定償還他們的貸款。
高利貸平臺 高利貸平臺是指將貸款利率大幅提高至國家規定標準的數倍甚至更高的借貸平臺。
信用風險大。現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
它是互聯網金融(ITFIN)行業中的子類。網貸平臺數量在2012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比較活躍的有350家左右,而總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