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vc,喜來順財經
創立時間與創始人: ?
Rumble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加拿大科技企業家Chris Pavlovski創立,總部位于多倫多,美國總部設于佛羅里達州Longboat Key。其創立初衷是為小型內容創作者提供替代YouTube的平臺,解決后者對獨立創作者的流量壓制問題。 ?
定位與愿景: ?
Rumble以“言論自由”和“抗取消文化”為核心定位,宣稱保護開放的互聯網生態,支持多樣化表達。盡管平臺強調中立,但其用戶群體高度傾向保守派,常被視為“另類科技”陣營的代表。 ?
發展歷程: ?
-2020年轉折:特朗普因被主流社交媒體封禁轉戰Rumble,平臺用戶從200萬激增至2000萬,成為政治討論中心。 ?
-2024年爆發:得益于特朗普二次當選的加密政策紅利,Rumble股價飆升190%,并與特朗普的Truth Social深度綁定,為其提供視頻流媒體技術支持。 ?
-2025年戰略升級:獲Tether 7.75億美元投資(每股7.50美元收購1.03億股),資金用于全球擴張、云服務增強及加密整合計劃。 ?
1. 政治聯盟與加密布局的共振?
Tether選擇Rumble并非偶然: ?
-特朗普效應:Rumble被稱為“特朗普概念股”,其用戶基礎與特朗普支持者高度重疊。Tether借此強化與美國保守勢力的聯系,迎合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加密友好政策(如比特幣儲備計劃、反對CBDC)。 ?
-政策紅利捕獲:特朗普當選后,美國加密監管環境顯著改善,SEC轉向“引導式監管”,Tether通過投資Rumble搶占言論自由平臺與加密支付結合的賽道,為USDT滲透美國市場鋪路。 ?
2. 生態協同與戰略對沖?
-創作者經濟革新:Rumble計劃整合比特幣、USDT支付,推出加密錢包Rumble Wallet,允許創作者通過加密貨幣接收打賞,減少對傳統金融系統的依賴。Tether借此擴大USDT應用場景,鞏固穩定幣霸主地位。 ?
-多元化投資布局:Tether近年涉足農業、AI、腦機接口等領域,投資Rumble是其對沖加密市場波動、構建“實體+數字”全球分發網絡的關鍵一環。 ?
3. 財務實力與監管博弈?
- Tether 2024年未審計利潤達130億美元,持有945億美元美債及70億美元超額儲備,為其激進投資提供底氣。 ?
- 盡管Tether CEO Paolo Ardoino表態謹慎(需等待美國監管明確性),但投資Rumble已釋放其“測試水溫”信號,未來或進一步拓展美國業務。 ?
1. Truth Social的技術支柱?
- Rumble為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提供視頻和流媒體服務,兩者形成“內容+基礎設施”聯盟。特朗普通過Truth Social鞏固政治影響力,而Rumble借此獲取高流量內容,增強用戶黏性。 ?
-政治敘事賦能:Rumble在2024年總統選舉期間創下179萬同時在線觀眾紀錄,成為保守派輿論主陣地,與特朗普的“反建制”敘事高度契合。 ?
2. 加密支付的政治象征意義?
- Rumble計劃支持USDT打賞,這不僅是對沖通脹的財務策略,更是向加密社區示好的政治姿態。?
-風險爭議:Rumble與特朗普的緊密關聯引發市場操縱質疑。例如,WLFI項目要求合作方購買等值代幣,被指利用政治影響力鎖定流動性,加劇行業信任危機。 ?
1. 政策紅利與依賴風險?
- 特朗普兌現了監管松綁、支持挖礦等承諾,比特幣ETF規模突破110萬枚BTC,MicroStrategy等機構持續增持。但市場過度依賴單一政治人物,政策反復性(如國會與美聯儲的博弈)可能引發劇烈波動。 ?
-案例警示:WLFI項目因ETH、BTC持倉浮虧數千萬美元,暴露政治關聯項目的高風險投機屬性。 ?
2. 去中心化理想的妥協?
- Rumble與Tether的合作雖標榜“打破傳統控制”,但其與特朗普陣營的深度綁定,揭示加密行業仍難擺脫中心化權力干預。例如,Tether通過回購美債鞏固美元霸權,與“去中心化”理念形成微妙沖突。 ?
Rumble的崛起與Tether的注資,折射出加密行業與政治權力交織的復雜生態。展現出了言論自由平臺與去中心化金融結合的潛力,但也應警惕政治操弄與泡沫風險。 ?
未來挑戰: ?
- Rumble需平衡內容審核與言論自由,避免淪為極端言論溫床; ?
- Tether需證明其投資能真正賦能創作者經濟,而非短期投機; ?
這場自由、加密與政治的博弈,或將成為重構數字權力格局的歷史性實驗。 ?